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新闻 产品展示 行业新闻 农业知识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沃土”也需要精耕细做  新型肥料要做深做透“三新”

  近些年,新型肥料备受青睐,随着国家对新型肥料产业的重视,很多企业在寻求突破发展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新型肥料这片沃土,期望在推出新产品的步伐上领先一步。一时间,生态肥、专用肥、功能肥等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产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和企业自身所取得的成绩也引人瞩目。

  人们常说,有梦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沃土新型肥料被肥料界誉为“沃土”。然而对于正在探索中前行的新型肥料产业来说,每迈出一步,风险都如影随行。新型肥料产品新、技术新、施肥方式也新,如何找准方向,研发出符合需要的产品?如何做好推广,让农民认识新产品?如何提供服务,帮助农民将新产品效果真正落到实处?将新型肥料的“三新”做深做透是所有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在发展新型肥料时的关注热点。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并多方收集资料,从研发、推广、综合应用三方面来解答疑惑,以飨读者。

  研发

  新产品:要满足农业需求

  从寻找创新点看,有些产品成功了,而一些则始终难获市场认可。究其原因,新型肥料研发要找准市场需求,同时还要有前瞻性,和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相匹配。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夏敬源提出,中国农业发展要发展现代农资的理念。所谓现代农资发展的方式是指由单纯看效益转向效益与效率并重。他呼吁,肥料研发的重要方向是让农业的效率提高多少,而不仅仅只是提高产量,生产方式应该由注重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新型肥料的发展方向一定是高产、优质、高效、抗逆一体化的,肥料一定要是长效、高效并且生态环保的。

  “新型肥料研发推广第一步是要保证产品是好产品,是符合农业需求的产品”,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林葆如是说,他提出开发新型肥料和提高施肥技术的总体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改土和环保。但落实到研发上,必须有更具体的目标。新型肥料一般是为了解决传统肥料施用中出现的问题而研究开发的,往往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条件。应当结合当地施用传统肥料产生的问题,来进行分析。譬如肥料的养分补给是否平衡,养分的形态是否适宜;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如何;对注重品质的瓜果、经济作物的品质有何影响;如何减少施肥次数,节省用工,有的地方缺水灌溉,有的作物拔节以后,追肥困难等等。企业绝不能走向开发一种“万能型”肥料误区,妄想开发一种肥料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行不通。

  此外,他还提出,针对我国资源缺乏的情况,通过一些工艺用国产原材料加工的新型肥料,目前也有一些研究,例如用难溶的钾长石类或中、低品位磷矿石,加工生产一些作物可以吸收利用其中营养成分的钾钙肥、钾硅钙肥、钙镁磷钾肥等。这在我国水溶性钾盐矿资源缺乏,磷矿以中低品位为主的情况下,有现实意义。

  除了上述观点外,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曹一平还从研发步骤上加以补充,她提醒企业在研发攻关时,要对新产品创新原理,实际利用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新产品研制成功后,要进行试验总结,要从盆载试验,到小区试验,再到大区试验,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证研究确定可行,最后才能推向市场,而且在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时,还需要定位准确,并将产品用法用量明确告之消费者。

  推广

  新技术:要实事求是引导农民施用

  从新产品推广应用看,据了解,每年因新型肥料使用不当而造成出现肥害的比例要远远高过传统肥料,在造成肥害的产品中不乏大企业的知名产品。虽然不排除有些肥害是肥料质量问题造成,但更多的肥害事件是因为施用方法或施用范围不当导致的。而之所以施用不当又由主动和被动两种因素造成,被动因素是推广人员和农民对新产品特性掌握有限,不能正确合理使用;主动因素则是一些推广人员受利益驱使,有意夸大新产品功能和适用范围,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林葆提出,和普通肥料相比,新型肥料产品技术含量高,在合理施用时要求更多,稍有不慎也更容易产生肥害。拿中微量元素来说,不同地区土壤中所含元素不同,根据种植作物不同需补充的元素和量都有很大差别,这些都要因地制宜,严格掌控。过多或过少使用某种营养元素不仅会对作物产生毒害,还会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如,施氮过量会引起缺钙,硝态氮过多会引起缺钼失绿,钾过多会降低钙、镁、硼的有效性。还有施肥深浅或表施等施肥方式问题。这些都是销售时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提醒农民的。

  此外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负责推广的人,接触农民进行面对面推广活动的大多是基层经销商和企业的销售员,他们是促进新型肥料广泛应用的大功臣。然而,有时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销售员和经销商大多并非土肥专业人士,而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另一方面企业一般都会给销售员和经销商布置一定的销售任务,为了完成既定销售量,他们容易吹嘘夸大,把新型肥料说成是“万能型”肥料。

  专家呼吁,企业和推广人员在产品推广时一定要考虑是否适用于当地土壤环境和作物需要。“农民有了解肥料真实性能的知情权,而企业有告诉农民肥料适用范围的义务”,曹一平教授提出自己的观点,“相对而言,我国农民是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极大变化的情况下。据统计,现在大多年轻有知识的农村青年都外出务工,而留下来的农民中很多知识水平相对缺乏,企业不能指望农民自己去钻研肥料是否适用。”她希望技术人员能明白告诉农民这些基本知识并对施肥技术加以培训,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在推广人员的选择上,要选择有理想、愿意为农服务、将农资销售作为事业来做的经销商和销售员。

  案例

  一次肥害事件重创品牌肥

  某公司连续几年在南方推广含有机质的肥料产品,前几年该产品在当地颇受好评,然而今年初,南方遭遇少见干旱寒冷天气,农民将同样的肥料施用到果树上后,部分果树出现落叶、枯叶现象,农民怀疑是肥料质量问题造成肥害,于是向农业部门投诉。然而经过检验,肥料质量却是合格的。据专家分析认为,和使用多年的肥料相比新型肥料更易遭遇肥害,因为不论是企业还是农民对新型肥料的一些特性还有掌握不够全面之处,之所以造成肥害,除肥料本身质量原因外,还可能是和当地特殊气候、农民施肥不够深等因素有关。然而,不论什么是造成肥害的主导因素,都给农民和企业带来了损失。

  配套

  新设备:引发施肥方式改变

  新型肥料的“新”还体现在施用方式的特殊性上,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大规模种植的开展,农业机械化对新型肥料配套施肥设备或者种子等配合产品也提出新要求。林葆研究员提出,推广新型肥料要因地制宜,良肥、良法、良种相结合(即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等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新型肥料更高效。林葆举例说明,缓控释肥产品用在玉米上,在增产、节肥、省工方面都有较好表现。但是将其用在华北夏玉米上就遇到一个问题,由于近年相当一部分夏玉米是在小麦行间套种,或麦收后不犁地直接播种的,肥料施用时带来不便,因此大多农民都把缓控释肥像普通氮肥一样撒施在地表,明显降低肥效,因此,必须开发与肥料相匹配的深施肥机具。

  可喜的是,已有一些企业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譬如芭田等水溶肥企业将肥料结合先进的滴灌、喷灌设备进行推广;山东金正大等缓控释肥企业积极开发种肥同播机械,发展"良种+良肥+良法"模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

  发展新型肥料是大势所趋,新型肥料推广任重道远。目前新型肥料种类繁多,科技创新亮点频现,然而前进的道路总有曲折,在摸索中学会正视问题、规避风险,不仅是行业当下需考虑的攻坚课题,更将指引着行业快速前行,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案例

  金正大“良肥+良法+良种”模式

  2011年,山东金正大集团将在全国成立500个农化服务队,并在原有配备500台农化服务车的基础上,再投资配备1万台种肥同播机,开展大规模“农化服务万里行”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服务。“种肥同播”技术是金正大结合自身肥料特点,和设备企业合作,改良播种设备,开发出新型施肥加播种一体化设备,在播种时一次性将缓控释肥施下去,解决了农民对作物需肥用量、施肥深度把握不准的问题,同时又省工省时省力。

  除了开展种肥同播外,金正大还积极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良种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寻找代理商时,也有意识和一些规模大的种业经销商合作,推行“良种+良肥”配套工程,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

  芭田灌溉施肥“三位一体”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生产肥料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整套适合的施肥技术,由“芭田灌溉肥料+芭田施肥方法+芭田灌溉设施”三部分组成,称为芭田灌溉施肥“三位一体”应用技术。

  芭田的这套灌溉施肥技术,通过科学的方法,将肥料和设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将肥料和水,准确地送到最靠近植物根部的土壤,提高了利用率,节约了水,降低农民种田成本。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和种植作物的不同,提供有针对性的喷水带灌溉施肥技术或是滴水带灌溉施肥等多种方式,只要农民需要,就可将设施和肥料送上门,并免费帮助农民设计最适合的施用配套方案,教授施肥技术。

新闻动态
生物肥可否担当农业未来?02-11
煤炭中长期合同履行情况将被纳入信用记02-11
化肥行业寒冬倒逼肥企转型02-11
化肥市场多项优惠政策取消02-11
继续观望还是抓紧采购?2017你准备好了02-11
钾肥市场行情为啥能大涨?02-11
内蒙古煤炭价格行情出现下降走势02-11
2017年第1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周评02-11
联系我们
湖北凯磷云天化肥业有限公司
联系:陈总
湖北凯磷云天化肥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4 技术支持:二亩地网站建设